明利配资
本文收录于 #驻在千镇万村
这个夏天,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4.4万亩荔枝林硕果累累,如今已圆满采收。荔枝,是这片土地的“甜蜜经济”,承载着全镇果农家庭的生计。遇上丰产年,驻雷岭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提前谋划,积极对接资源打通销路,精准助力困难农户,推进文旅赋能品牌建设,交出了一份促进荔枝销售的亮眼答卷——不仅守住了当地果农的“钱袋子”,也为雷岭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排忧解难,暖心助农增收入
“我们优先采购了脱贫户、困难家庭的荔枝,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工作队队长陈竹包表示。
在济美村,一位果农采摘时手部受伤,眼看枝头红荔熟透待摘却力不从心。工作队闻讯,立即承担了200元/天的雇工费用解其困境,并采购了300斤荔枝。对于东老村、麻埔村的困境儿童家庭,工作队则按高于市场均价的价格优先收购,并协助他们将荔枝从果园运回冷链分拣场,细致的帮扶赢得了农户们由衷的感激。
工作队为果农解运荔之忧。
既要及时纾困,更要长效惠民。工作队在开展消费帮扶过程中,推出“零差价”直销模式,直接向当地果农批量采购,通过减去层层中间环节,实现了果农收益最大化。以糯米糍荔枝为例,工作队坚持按市场零售价进行批量采购,出价为市场收购价的将近两倍。此外,工作队与顺丰快递反复协商,成功争取到运费八折优惠,有效减轻了果农的物流负担。
工作队的真诚实干,点燃了镇村干部和村民们的热情,大家自发加入了分拣打包的队伍。“我们还以200元/天的酬劳雇佣本地村民参与分拣,增加他们‘家门口’的收入。”陈竹包补充道。
多方接力,消费帮扶汇暖流
众人拾柴火焰高。后方帮扶单位鼎力支持,为雷岭荔枝销售注入澎湃动力。
省水利厅作为牵头帮扶单位积极推进。6月16日,厅工会率先发出倡议书,厅机关、下属单位及水利行业相关单位纷纷响应,通过“以买代帮”“以购代捐”形式踊跃采购。潮南区总工会亦在夏日送清凉活动中,采购雷岭荔枝慰问一线职工。紧接着,帮扶力量的集结号在6月20日吹响。省“百千万工程”纵向帮扶潮南区工作队、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深圳横向帮扶潮南区工作队专程赴雷岭考察,召开采购对接会。
多方持续接力之下,采购订单如潮水般涌来明利配资,总采购量攀升至约100万斤,极大地缓解了果农的销售压力。
7月4日,工作队将这份山野清甜带进广东水利大厦,设立助农分销点,直接向水利系统干部职工推介展销。“干部职工热情高涨,当天约3000斤的荔枝一下子就卖完了。”陈竹包欣喜地介绍。
据统计,工作队直接组织销售荔枝超5万斤,消费帮扶金额约50万元。在不增加消费端价格的前提下,为果农增收约10万元。尝过雷岭荔枝的干部职工纷纷赞其味美质优,复购意愿强烈。工作队成员纷纷化身“代言人”,带动亲友通过线上平台下单,为雷岭荔枝引流造势。
广东水利大厦雷岭荔枝展销活动吸引众多干部职工。
文旅搭台,品牌强音传四方
拓宽销路的同时,工作队积极助推雷岭荔枝品牌建设。他们与雷岭镇党委政府紧密协作,深度参与策划并全力支持第十八届潮南·雷岭荔枝文化旅游季。6月28日,以“雷‘荔’风行,‘枝’为你甜”为主题的盛会启幕,产销对接、文艺表演、甜蜜集市、文旅打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方位展示了雷岭荔枝的魅力。
早在4月,品牌塑造的序曲已然奏响。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配合镇党委政府发起全民共创活动,征集雷岭荔枝品牌LOGO与IP形象,并统筹5万元经费,首次让雷岭荔枝亮相央视频道。“很多人以前从未听说过雷岭荔枝,我们的宣传帮扶起到了积极作用,明年就能带动更多人关注和购买。”陈竹包欣慰地表示。
工作队深度参与策划第十八届潮南·雷岭荔枝文化旅游季。
回首这场与时间的赛跑,陈竹包感触尤深:“相比之前帮扶销售蜂蜜,荔枝销售就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硬仗’!雷岭荔枝属晚熟品种,很多单位之前已经采购过别处的荔枝。我们只能主动出击,可以说是‘厚着脸皮’去争取销路。”从对接资源到亲自参与分装,他和队员们深切体会到这份甜蜜事业背后的辛劳:“原以为分装简单,上手才知分拣、装箱样样是体力活。但是看到我们的努力让雷岭荔枝卖得更好,感觉都值得了。”
工作队全员参与雷岭荔枝分装打包环节。
颗颗饱满的荔枝,凝结着果农的汗水,更承载着工作队的帮扶担当。工作队全“荔”以赴,为雷岭镇乡村振兴之路绘出了一幅靓“荔”图景。
驻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成员
陈竹包 队长 来自广东省水利厅
赵道雅 队员 来自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广州局
刘春祥 队员 来自广东省韩江局
赖荣标 队员 来自广东省水文局
陈宁玥 队员 来自广东省水文局
林思佳 队员 来自广东省北江局
鲁宇超 队员 来自广东省东江局
李楚忠 队员 来自潮南区总工会
张伟雄 队员 来自中国农业银行潮南支行
卓凯洲 队员 “三支一扶”人员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诺
图片:受访者供图
明利配资
铁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